目前,我国耗材类医疗器械质量问题较多。以深圳为例,深圳市药品监管局2008年共抽取13家医院34批耗材类医疗器械进行检查,检验出13批不合格产品,其中医用手套不合格率高达50%。
导致耗材类医疗机械质量问题较多的原因有几方面。首先,一些耗材类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,生产条件要求不严,产品易仿造。其次,耗材类医疗器械在医疗机构流转较快,供应商更换频繁。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,等药品监管部门到现场调查时,相关产品往往已消耗完,加之产品检测周期较长,给案件查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。另外,我国现行《医疗机械监督管理条例》对医疗机构使用不合格医疗器械尚无明确处罚规定,这也导致医疗机构对耗材类医疗器械质量重视不够。
鉴于上述情况,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耗材类医疗器械的监管,严把产品质量关。
监管部门应定期公布耗材类医疗器械抽验情况,使医疗机构及时了解产品质量状况,选择具备资质、产品质量可靠的供应商;加强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,提高医疗机构对耗材类医疗器械的质量监控水平;督促医疗机构严格执行产品验收、储存、定期检查等制度。
针对耗材类医疗器械检测周期较长的现状,药品监管部门应尽可能提高检测效率,缩短检测周期。要加强同医疗机构、检测单位的沟通和联系,一旦发现不合格耗材类医疗器械,要及时切断不合格产品的市场流通渠道。同时,要加强耗材类医疗器械监督抽样,公示不合格产品,并将其供应商列入警示名单,通报生产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,从生产源头保证产品质量。(中国医药报)